价格时效估算
  • * 出发地
  • * 目的地
  • * 手机号
  • * 重量
标准引领 支撑综合货运枢纽物畅其流
发布时间:2023-12-15 16:10:28    点击次数:496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相继发布《综合客运枢纽设计规范》《综合货运枢纽设计规范》,本报特邀请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建设综合货运体系

提高多式联运效能

我国“双碳”目标和“交通强国”等重大国家战略、双循环新格局给多式联运带来了发展新思路,加之“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多式联运、综合货运将面临更多利好政策,这也对综合货运枢纽的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综合货运枢纽是通过集中布设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货物有效换装与衔接,具备多式联运换装、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等完善服务的货运作业及配套服务功能场所。综合货运枢纽往往位于综合运输网络的特定节点,重点为大批量货物分拨、转运提供配套设施,主要服务于国际性或区域性货物中转。当前,我国多式联运、综合货运体系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仍存在政策法规标准衔接不够、各运输方式间衔接不畅、货运枢纽一体化建设运营水平不高等短板难题,制约着综合货运枢纽功能的发挥和运输效率的提升。


针对上述短板难题,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货运枢纽一体化建设运营水平,推动各运输方式间标准协调衔接,交通运输部于2022年启动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综合货运枢纽设计规范》(简称《货运枢纽规范》)的编制工作,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工程勘察、设计“双综甲”平台作用,携手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顺丰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等16家科研、设计、院校和运营单位,组成了《货运枢纽规范》起草组,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


《货运枢纽规范》起草组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情况以及典型案例,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通过对各运输方式货运枢纽相关标准梳理分析,结合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新时代要求,提出了综合货运枢纽一体化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经多次研讨、专家论证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编写形成。


按照“统一协调、总体最优、集约高效、适度超前”的原则,《货运枢纽规范》制定标准定位于:立足综合视角,突出标准“管总”作用,是各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总体性要求,将有效衔接各方式现有标准;按照总体最优的原则,强化枢纽内换装设备、换装设施的融合布局,是枢纽交通运输功能与现代物流功能区间统筹发展的要求,为综合货运枢纽一体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是枢纽各方式间作业能力、与集疏运系统间协调协同的要求,为综合货运枢纽一体运营提供保障;按照智慧化低碳化发展目标,强化枢纽建设、运营的绿色低碳、智慧智能和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及再生能源的应用,是枢纽绿色低碳智慧发展的建设要求,为枢纽在全生命周期内绿色发展创造条件。


《货运枢纽规范》的实施将指导新建、改扩建的综合货运枢纽通过一体化布局建设,实现枢纽一体化运营、货物高效换装,提高多式联运效能。在全生命周期内,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污染和碳排放,对促进我国综合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长军


多方式融合建设

货物运输无缝衔接

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双纲要)提出了“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统筹转运、口岸、保税、邮政快递等功能,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与物流综合服务水平”等要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发展规划》)提出“规划建设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融合的综合货运枢纽,引导冷链物流、邮政快递、分拨配送等功能设施集中布局”的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融合多种运输方式和现代物流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的建设,有效促进了运输结构的调整和多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以及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的发展。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875万标箱。


现行的综合货运枢纽设计相关标准涉及水路、公路、铁路及民航等运输方式,各运输方式枢纽的设计标准规范聚焦各运输方式自身站场的建设,在多种运输方式建设一体化、作业有效衔接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满足当前我国综合货运枢纽新的发展要求。


为落实双纲要和《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动综合货运枢纽一体化建设,交通运输部启动了综合货运枢纽设计标准的研究及编制工作,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综合货运枢纽设计规范标准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了交通行业标准《综合货运枢纽设计规范》(简称《货运枢纽规范》)。


《货运枢纽规范》编制工作在课题研究和广泛调研基础上,对综合货运枢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各运输方式货运站场现有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不同方式融合建设、协同化运行和货物快速转运、无缝衔接”的编制目标。


《货运枢纽规范》涉及铁路、水路、公路和航空等4种运输方式,按照不同联运方式将综合货运枢纽分为公路铁路联运型、铁路水路联运型、水路公路联运型及航空陆路(公路、铁路)联运型等4种类型。


《货运枢纽规范》侧重枢纽“作业空间一体化、换装工艺一体化”。突出强调各运输方式站场、换装作业场地在布局规划、设计及建设方面的统一性、协同性,并从货物装卸工艺、换装工艺、运输工艺一体化角度,归纳出不同货物的换装作业工艺流程,进一步规范综合货运枢纽的设计建设。


《货运枢纽规范》强化枢纽“集疏运系统与作业能力的协调协同”。从枢纽集疏运系统和内部交通与枢纽作业能力间的协调协同、枢纽集疏运系统与外部综合运输网间的高效衔接、枢纽集疏运系统与枢纽内部交通间的一体融合等3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强化了枢纽内外交通组织的协调协同。


《货运枢纽规范》加强枢纽“交通运输功能和现代物流功能的统筹发展”。按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推动综合货运枢纽向物流集聚区转型”的要求,标准聚焦交通运输功能与海关监管、邮件快件、仓储、城市配送、冷链等现代物流功能的统筹发展。


《货运枢纽规范》强调枢纽“绿色低碳、智慧智能”发展。通过一体化建设、合理高效的作业流程,以及绿色装备、新能源、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货物高效转运、设备共享共用、设施集约建设、运营节能环保,体现枢纽在全生命周期内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建设以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和数字化协同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并采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无人化、智慧化作业设备,实现枢纽智能生产、智慧管理、智慧服务。


《货运枢纽规范》的发布实施,将对综合货运枢纽一体化设计和建设起到强化、规范和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综合货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促进新时代综合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监 邵坚达


文章来源:网络货运平台指南